上期所中國標準見成效 境外品牌銅升至25個 | |
---|---|
| |
2010年6月2日證券時報消息
上周,上海期貨交易所新批兩家境外品牌注冊,其中智利國營銅業公司通過品牌為“cCc-P”牌高純陰極銅、菲律賓聯合銅業公司通過“PSR ISABEL”牌高純陰極銅,至此,上期所已注冊的境外品牌銅擴大為25個。
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智利國營銅業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Carlos Alvarado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主要市場,該公司所有銅品牌在上海交易所注冊,將使公司產品在中國市場具備更多的流動性。同時也為公司客戶提供一種新的流通手段,以便在高庫存時使用它。
據介紹,自2005年開始,中國已成為智利國營銅業公司最大的銷售市場,2009年中國地區已占其全部銷售的40%。智利國營銅業公司已大約占到中國電銅進口的25%。cCc-P成功注冊后,該公司期望中國市場對產品會有更多的需求。
菲律賓聯合銅業商務部高級副總裁Gerardo B. Naraval 表示,在中國市場上,貿易商銷售銅時以上期所價格作為參考基準。PSR ISABEL品牌在上期所的成功注冊,將使中國的進口貿易商和銅消費者在貿易活動中獲得了很大的便利。當然,在上期所的注冊更是對于PSR ISABEL品牌質量的肯定。
目前,上海期貨價格已成為全球商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境外企業紛紛將目標瞄向中國注冊交割品牌,由此進一步鞏固中國大宗商品價格話語權,同時,“中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也隨之彰顯。
上期所副總經理霍瑞戎指出,上期所在境外品牌注冊時非常注重產品質量檢測和生產工藝及生產管理,注冊流程的每個環節都非常嚴格,增加了中國市場的適應性,結合中國有色金屬[0.24 -3.66%]市場的自身特點作出相關規定,樹立了交割注冊品牌的“中國標準”。
據了解,此前上期所對于境外交割品牌的政策,是認可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注冊的品牌有在上海市場進行實物交割的資格,并未要求境外廠商來上海進行正式的注冊。但隨著中國期貨市場快速發展,這一政策也發生轉變。
2007年,上期所出臺實施《有色金屬交割商品注冊管理規定》,開始接受國外符合條件的銅、鋁、鋅有色生產企業的注冊申請。2008年上期所發布5年戰略規劃,提出“亞太時區”的概念,目標建設成為一個在亞太時區以基礎金屬、貴金屬、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為主的主要期貨市場。
而從2008年底,上期所批準首個境外交割品牌算起,至目前,在上期所注冊的境外品牌銅共已增至25個,品牌鋁1個,另外還有多個銅、鋁、鋅境外品牌向交易所遞交了注冊申請。
Carlos Alvarado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金屬市場,對上海期貨交易所來說,能夠建立一整套金屬交易標準和流程體系,包括注冊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業內專家認為,開放境外交割品牌的境內注冊,對廠商而言,這是對其產品質量的認可,可以使其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在中國市場得到提高。對貿易商而言,為其在境內外期貨和現貨市場進行異地套利和風險對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更重要的是,以交易所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國內期貨市場能夠由此起步,通過“制定標準”、“輸出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提高競爭力及話語權。
|
發布人: | 程 敏 | 發布時間: | 2010年6月3日 |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50186號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