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近期在《聯邦公報》發布2025年關鍵礦產名錄草案,擬將銅、鉀鹽、鋁、鈷及硅等五種礦產納入重點管控清單,旨在應對新能源產業擴張與地緣政治風險的雙重挑戰。
銅作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導體材料,其需求隨著電動汽車、電網升級及5G通信的普及持續攀升。國際銅業研究組織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銅消費量預計突破3000萬噸,而銅礦新增產能受限于環保審批與資本開支不足,供需缺口或長期存在。鉀鹽則是農業與新能源電池領域的關鍵原料,全球鉀鹽儲量高度集中于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美國本土產能僅占全球3%,此次將其列為關鍵礦產凸顯供應鏈本土化訴求。
2022年拜登政府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后,美國已通過稅收抵免、補貼等政策吸引全球鋰電產業鏈回流。此次關鍵礦產名錄擴容,或進一步推動本土采礦項目審批加速,同時強化與盟友的資源合作。
關鍵礦產的界定可能引發全球資源爭奪
銅價自2023年以來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庫存降至歷史低位;而鉀鹽市場因俄烏沖突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價格波動幅度較去年同期擴大。對于中國企業而言,美國市場準入門檻的提升將倒逼技術升級與資源多元化布局。
美國本土關鍵礦產開發面臨環保阻力
環保組織批評政府忽視采礦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多地社區抗議活動頻發。美國地質調查局坦言,即便將銅、鉀鹽納入名錄,短期內仍難以解決本土產能不足的問題,進口依賴度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日本《資源安全保障戰略》相繼出臺,與美國的政策形成共振。在此背景下,掌握上游資源、具備技術優勢的企業或將迎來新機遇,而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渠道的行業則面臨結構性風險。未來,國際合作與技術替代將成為緩解資源焦慮的兩大主線。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50186號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