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減產和對能源成本上升的擔憂,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鋁價格飆升,周一(18日)創下15年新高。同時上海期鋅周一大漲8%,創下14年新高。其他金屬亦有較大漲幅。
經濟學家宋清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工業金屬本輪飆漲背后有兩大驅動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歐亞多國的停電停產以及能源價格飆升,直接推動了工業金屬近期價格飆漲。第二個因素是全球經濟正處于快速恢復之中,宏觀和基本面利好因素不斷增多,推動工業金屬價格持續上行。
能源危機加劇供應困境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工業金屬都是“能耗大戶”。海通國際表示,從純金屬產品角度看,鎳、鋁、硅、鎂等產品的單噸耗電較大,均屬于高耗能行業。
以鋁為例,電解鋁是全球鋁材的主要生產渠道,其產出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每產出一噸鋁大約需要消耗14兆瓦時的電力,足夠一個普通英國家庭使用三年多。如果把年產6500萬噸的鋁產業當做一個國家,那么其將成為世界第五大電力消費國。
隨著世界各地結束新冠疫情導致的封鎖、經濟重新開放,對金屬的需求普遍旺盛,用于煉鋼的鋅需求強勁,用于食品包裝、汽車和建筑的鋁需求也出現了反彈,但能源危機卻導致全球紛紛減產。
Nyrstar和嘉能可都已宣布調整鋅產能來節約能源支出。總部位于比利時的Nyrstar上周表示,將在其三個歐洲鋅冶煉廠削減多達50%的產量。在歐洲也擁有三個鋅冶煉廠的嘉能可(Glencore)也表示,正在“調整生產”以節省能源成本。
荷蘭唯一的原鋁生產商Aldel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由于目前電價高企,該公司將暫停原鋁生產。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hris McNamee稱,其位于荷蘭德爾夫茲爾的工廠目前正在停產,并將從周一停產到至少2022年初。Aldel年生產能力為11萬噸原鋁和5萬噸回收鋁。
宋清輝對記者表示,能源危機對金屬供應的影響巨大,或會對金屬價格形成有力支撐。特別是從短期來看,能源危機一時難以解決,給金屬加工制造商帶來的壓力巨大,致使其成本進一步提升,金屬價格很可能一直會在高位區間徘徊。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金屬分析師Daniel Briesemann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產量的任何持續下降都將導致鋅市場“嚴重供不應求”。
各種金屬基本“無一幸免”
中國方面,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包括銅、鋁、鉛、鋅和鎳在內的10種有色金屬的產量為523萬噸,是2020年7月以來的最低月度水平。由于限電對金屬生產造成廣泛影響,9月產量較8月的529.5萬噸下降了1.2%,較上年同期也下降了1.6%。
此外,中國9月鋁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下降,持續電力短缺導致工業部門進一步減產。中國上個月原鋁產量為308萬噸,較8月的315.5萬噸下降了2.4%,同比下降了2.1%。
獨立金屬顧問Robin Bhar估計,中國今年的鋁產量已經減少了10%,相當于減少300萬噸左右。“我們看到的情況是,鋁和其他金屬供應受到擠壓之際,需求卻異常強勁,供需嚴重脫節。”
倫敦貿易公司Concord Resources首席執行官Mark Hansen稱,中國的許多鋁廠已經歇業,鋁產量可能已經見頂,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由于市場供應不足,需要刺激對于中國以外地區新產能的投資,未來12個月鋁價可能達到每噸3400美元。
在供應減少之際,金屬庫存正不斷下降。倫敦金屬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8日鋁庫存減少6800噸,銅庫存減少25噸,鎳庫存減少1434噸,鉛庫存減少225噸,錫庫存不變,鋅庫存減少1750噸。此前在15日,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庫存已經創下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LME倉庫中可自由供應的銅只剩1.415萬噸,而行業每年的消耗量約為2500萬噸。
高盛全球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表示,商品市場供應不足極為普遍,銅庫存正在以8%-10%的速度下滑,這種情況是從未能預想的,而歐洲鋅工廠的停產也向我們展現了問題跨國家、跨品類傳播的情況。
工業金屬漲勢還未到頭?
由于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無法緩解,工業金屬未來可能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以銅為例,高盛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隨著銅庫存迅速緊縮,全球銅庫存可能在年底達到歷史最低水平,預計銅市場將出現嚴重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并將年底銅價預期上調至10500美元/噸。
對此高盛解釋稱,電力短缺影響金屬冶煉等廠商,進而影響銅生產,造成供應短缺問題。煤炭供應和銅庫存的急劇下降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此外,從銅回收市場來看,廢銅回收并不能緩解短期內的供應問題,廢銅回收占全球精煉銅產量的20%和半成品銅消費量的近30%,同時馬來西亞關于廢銅出口質量規定的把控更嚴格,也限制了廢銅供應。
與高盛類似的是,Marex Spectron商品經紀人Anna Stablum也表示,在電力短缺和供應擔憂的情況下,對銅的看漲情緒升溫,“本月馬來西亞新的回收限制也導致廢銅市場大幅收緊,迫使貿易商轉向精煉金屬。”
此外,從碳中和角度來看,一些投資者特別看好銅、鋁和鋰等金屬的一個原因在于,在環保問題限制供應之際,綠色能源項目對這些材料的需求料將激增。例如,鋰是電動汽車充電電池的關鍵材料,美國官員表示,他們希望提高鋰等關鍵材料的國內產量,但加州、內華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的項目面臨在當地遭到反對和許可程序漫長的問題。
Jefferies金屬和礦業分析師Chris LaFemina預計,供應緊張將促使價格上漲,如今環境問題在任何地方都很重要,現在大多數限制供應的因素都與環境問題有關。
更糟糕的是,金屬供應無法在短期內跟上。DWS Group大宗商品主管兼投資組合經理Darwei Kung表示:“即使企業現在決定投資,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到位。”
展望未來,宋清輝對記者表示,由于全球能源危機導致大批相關供應鏈中斷,疊加工業金屬庫存偏低,未來工業金屬價格或還有較大幅度上漲空間。
種種跡象來看,金屬市場最糟糕的日子可能還沒來。“全球金屬市場將在2022年迎來有史以來最緊張的時期,”CRU鋁材和產品研究主管Eoin Dinsmore警告稱。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50186號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