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危機給銅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看好銅長期前景的投資者擔心,電力短缺和工廠減產可能在短期內引發銅價回落。
作為衡量經濟健康狀況的可靠指標,銅正迅速成為分析師和學者眼中的金絲雀,他們擔心飆升的天然氣和電力成本將使市場動蕩。這可能引發一輪滯脹,消費者和制造商的需求下降,但商品和原材料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然而,能源并不是銅的唯一需求點,銅是建筑、汽車制造和電子制造必不可少的金屬。中國債臺高筑的房地產行業面臨崩潰的風險,加上新冠病毒變種所帶來的持續經濟威脅,促使投資者退出并觀望——至少目前是這樣。
“短期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由于對中國經濟的擔憂,”紐約Valent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Jay Tatum表示。“但一旦世界經濟恢復正常增長率,并在整個經濟中平均分布,我們仍然認為銅等金屬仍有充分的理由上漲。”
銅價在5月份飆升至每噸10700美元上方,因為出行限制引發了住房和消費品對金屬的需求。許多交易員和銀行押注價格將進一步上漲,認為制造業繁榮將與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長期計劃相吻合。
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 Corp.)表示,如果同時出現重大供應方面的問題,銅價可能達到2萬美元。
相反,隨著中國房地產危機的動蕩,銅價已跌至約9300美元。接著是能源危機,在供應短缺的情況下,對煤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是今年早些時候銅的最大支持者之一,現在警告說,隨著未來三個月需求的萎縮,銅價可能還會再下跌10%。
花旗集團(Citigroup)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董事總經理馬克斯·萊頓(Max Layton)表示:“電力、煤炭和天然氣危機讓我越過了徹底看跌的邊緣。“令人擔憂的是情況會變得更糟。”
上周五,中國最大的消費國表示,將允許能源密集型企業的電價上漲20%,其大部分省份正在限制用電。上個月制造業活動自新冠病毒爆發開始以來首次收縮。
在歐洲,IHS Markit的一項衡量制造業商業活動的指標上個月出現了自2020年4月大流行開始以來的最大幅度下降。CF Industries、Yara International ASA和BASF SE等公司表示,由于能源價格太高,它們將減少產量,新訂單、產量和就業增長大幅放緩。
由于現貨銅需求目前仍保持良好態勢,投資者的默認立場似乎是慣性。倫敦和紐約合約中的投機頭寸已回落至新冠前的水平,盡管價格仍比2019年底高出約50%,交易價格為每噸9368美元。
到目前為止,對普遍的工業用電不足的擔憂尚未實現。9月份美國制造業的一項指標以四個月來的最快速度擴張,17個行業報告增長。國會也在辯論喬·拜登總統的經濟議程,該議程指定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內支出。
對全球最大的銅交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而言,隨著需求持續強勁,全球庫存越來越少,該集團對價格前景的信心依然極高。雖然能源危機打擊制造商的風險正在增加,但到目前為止,隨著能源密集型冶煉廠的回撥,銅供應受到的影響更大。
“拋開宏觀阻力不談,如果你看看全球股市的下跌速度,很明顯市場正面臨嚴重的緊縮,”銅交易主管Kostas Bintas在日內瓦表示。“上一次是微圖像讓我們變得正確,現在是微圖像給了我們信心。”
一些交易員強調,如果電力危機能刺激政客和企業投資于需要大量銅的可再生能源系統,那么電力危機的短期痛苦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種刺激。大多數國家已經發布了在未來幾十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計劃。
Valent的Tatum表示:“市場感覺越來越像是在裝彈簧。彈簧加載時間越長,反作用力越明顯。”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50186號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